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大明之帝国再起 > 第059 索饷(一)

第059 索饷(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阮大铖扬长避短的战略方针,得到了朱由桦的充分肯定。朱由桦考虑再三,批准了阮大铖的奏疏,决心组建一支长江水师拱卫南京。只是负责募练水师的人选需要慎重决定。

整个南明擅长水战的将领并不多。

郑成功一个,施琅一个,张名振勉强也算一个。

眼下的郑成功还是个生员,正在南京国子监读书,是现任礼部侍郎钱谦益的得意门生,和东林党走得很近,钱谦益是前东林党魁,在朱由桦登基前是个铁杆的“反福派”,虽然近期比较低调,且随着东林党被连续打压分化,政治态度正在逐步转变,但是在没有成功将其拉拢过来前,郑成功暂时还不能用。

施琅现任郑芝龙镇标营左先锋职,而且他为人奸猾,惯于见风使舵,危难关头,指不定倒戈相击,也不可用。

思来想去,也只有张名振或可一用了。

张名振,字候服,明朝南直隶应天府江宁县人。

少时刚直豪爽,颇有谋略,心怀壮志。游历京师,东厂太监曹化淳引为上宾。崇祯末,任台州石浦游击。鲁王监国绍兴后,封为富平将军。清顺治三年(1646)鲁王败退入海,张名振扈从。

不久,鲁王去厦门,张名振留舟山待机。

顺治五年,又迎鲁王还浙东。次年,联合阮进,讨伐奉隆武年号之舟山总兵黄斌卿,黄被阮进沉海灭之,张迎鲁王正式驻跸舟山。此后和张煌言等领兵三入长江,希图收复明朝失地,但因兵力单弱,无功而返。顺治十一年第三次攻克舟山后,终因国恨家仇,郁积于心,于十一月二十八日卒于舟山军中。

从其履历上看,是个忠贞有原则的水师大将,人品还是靠得住的,至于水战能力如何还需要进一步实战检验,好在建奴不通水战,甚至连个像样的水师都没有,张名振哪怕能力平庸,也能在水战上完虐建奴。

好不容易确定好了水师统领的人选后,朱由桦又为钱的问题发愁了,当筹款募勇的圣旨送到户部后,高宏图两手一摊,没钱?

为了怕皇帝说他欺君,他还特意给朱由桦算了一笔总账:武昌左良玉部额兵五万,年计粮饷一百万两;

江北四镇额兵各三万,总计十二万,年计粮饷二百四十万两,追加的另算。

京营额兵六万,年计粮饷一百二十万两;

其余方国安、黄斌卿、黄蜚、卜从善等八镇共计十二万兵额,岁计粮饷二百四十万两。

不算御营亲军,不算地方镇戍及卫所兵将,诸镇额兵总计三十五万,岁计军饷七百万两。

百官及皇室宗亲的俸禄、后宫及朝政开支岁计二百余万两。

江南税赋一年合计本色,折色约七百万两。还是在没有旱、涝、虫等灾害的情况下,满打满算的。

高宏图给朱由桦提供了税表,显示了朝廷财政的拮据,赤字已达二百余万两!

看到那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朱由桦也一阵头大,还有些苦恼,就在这时,卢九德在朱由桦耳边轻声低语了一句:“不过是账面上的一些虚数,皇爷不必忧虑,这光景,夏税才刚入库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