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大明之帝国再起 > 第125 军制改革(二)

第125 军制改革(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大明对爵位的封赏一向谨慎,在原本的历史上哪怕是隆武朝官职泛滥成灾的时候,爵位依旧没有泛滥,大明各省内有爵位在身的武臣依然不多,且大多是伯爵,得到侯爵之尊位的只有忠贞营的李过、高一功和福建的郑芝龙等寥寥数人。

其中郑芝龙还被清廷幽禁到北京去了。历史上大明爵位开始泛滥成灾要到永历后期了,那时候别说国公满街走了,连一字亲王都封出去好几个,那也是被逼得实在没办法了,可惜再高再多的爵位,也不过是垂死挣扎,挽救不了逐渐败亡的国运。

继勋位之后,大明的武将散阶也重新进行了调整,与品级挂钩,作为寄禄之用,散阶是资历和功劳的体现,类似于近现代的军衔。重建散阶体系,目的是确定武臣的具体级别,明确尊卑,方便指挥调度。

同时将散阶与军职分离,为方便整顿地方军队减少阻力,给裁撤掉军职的中高层将校授予对应品秩的散阶,虽夺实权,退居二线,但是待遇不减,以慰其心。温和改革的代价就是破财,得有钱才能实施的下去。中枢没钱就去整顿各省的镇戍军队最后只会逼得大家一起造反,弄得天下大乱!

新的大明散阶分为将军、校尉、都尉三大阶,其中一到三品为将军,四到六品为校尉、七到九品为都尉。

具体是正一品镇国大将军、从一品辅国大将军;正二品武威上将军,从二品振威上将军;正三品昭武将军,从三品宣武将军;

正四品定远校尉、从四品怀远校尉;正五品宁远校尉,从五品致远校尉;正六品明远校尉,从六品广远校尉;

正七品忠显都尉、从七品忠信都尉;正八品忠捷都尉,从八品忠勇都尉;正九品忠节都尉,从九品忠毅都尉;

军校一共九品十八级,其中正一品镇国大将军非特例不授活人,可死后追封,武职最高从一品辅国大将军。

军士则根据武艺高低和入伍年份及实战经验,共分四级,从高到低分别为锐卒、勇卒、战卒、守卒。

守卒的要求是十五岁以上,五十五以下,身体未有残疾的男性。月俸银八钱,月粮五斗。

战卒的要求是二十以上,五十以下,身体未有残疾,正卒月俸银一两三钱,月粮八斗。

勇卒的要求是二十以上,四十五以下,身体未有残疾的男性,月俸银一两八钱,月粮一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