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我欲扬明 > 第五十六章 浴血奋战(三)

第五十六章 浴血奋战(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俞大猷从阵地的翼侧冲到坚壁阵的前方时,鞑靼骑兵的攻势几乎完全停滞了下来,他一扬手中的大枪,大喊一声:“大明的好男儿,保家卫国只在今朝,随我杀贼去!”

全军将士出雷鸣般的怒吼:“杀贼!杀贼!”

坚壁阵自动向两边分开,大队的骑兵冲杀了出来,迎着残留的鞑靼骑兵冲了过去。

俞大猷怒火冲天一催马冲向了离他最近的敌人,那个鞑靼骑兵扬起长刀要抵挡,俞大猷奋力用大枪磕开他的刀,一枪扎在了他的胸口之上。力气是那样的大,不但将薄薄的皮甲刺穿,更将他整个人刺了个透心凉。一股热血“刷”的一下从枪尖的血槽之中喷射出来,溅在俞大猷的脸上!俞大猷顾不得抹去脸上的鲜血,一抬胳膊,将他硬生生地挑起,大喝一声:“挡我者死!”

可能是被俞大猷这样疯狂的举动吓呆了,许多鞑靼骑兵不由自主地愣在了那里,立刻就被明军骑兵枪刺刀砍,掉下马来。

俞大猷奋力将那具尸体向瓦刺骑兵队列之中扔过去,大声喊道:“杀贼!”

明军骑兵一起大声喊:“杀贼!杀贼!”

鞑靼骑兵这下子才算是醒悟过来,拨转马头,疯狂地向着自家的大营打马飞奔,溃逃而去。

听到本阵响起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曹闻道带着的那两千名步卒自两侧房屋之中杀了出来,戚继光那假装溃败下来的一千名骑兵也掩杀了出来,挡在了溃逃的鞑靼骑兵的前面。尽管这股敌人仍有数千之众,却是将无战心兵无斗志,根本无法冲破他们的防线。只是稍微一停滞,俞大猷已经带着大队的骑兵冲了过来,将这股溃逃的敌人团团围住。

这个时候,一阵牛角号响,从鞑靼大营之中又杀出大批敌军,想要接应那队溃兵逃回本阵。曹闻道立即指挥那两千名步卒转身结成了坚壁阵,准备抗击鞑靼的援军。但显然这点兵力远远不够,看着杀过来的滚滚铁骑,连曹闻道这个从军近二十年的老兵都觉得口里有点干,握着枪杆的手指关节由于过于用力,已显得略微有些泛白。

就在鞑靼援军的铁流即将要撞上曹闻道那两千步卒之时,德胜门主阵地上出了一阵急促的锣鼓声,鼓声未停,几百名明军士突然从两侧房屋的房顶上冒了出来,每人手里都提着一个篮子,另一只手举着一个火把,跳上房顶之后,他们从箱子中摸出了一个木柄状、顶上有个圆球的东西,凑在火把上点着了,猛地扔向了鞑靼骑兵。

“轰隆”一声巨响,圆球炸得粉碎,碎片四散迸射,鞑靼骑兵应声倒下了一大片。看那样子,圆球里想必与子铳一样也填满了火药和铁砂。

这就是朱厚熜与胡渭奇两人议论的“震天雷”,若是同样有人来自后世,看到此情此景,他的脑海中便会蹦出来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手榴弹!

手榴弹最早起源在中国。公元1000年,宋朝神卫水唐福向朝廷进献“火球”(又称“火炮”)等火器。“火球”以火药为球心,用多层纸、布等裱糊为壳体,壳外涂敷沥青、松脂、黄蜡等可燃性防潮剂,点燃后用人力或炮抛至敌方,球体爆炸并生成烈焰。还可通过改变药物配合或掺杂铁蒺藜、小纸炮等,达到施毒、布障、烟、鸣响等多种作用,达到杀伤敌军和破坏战具的效果。在1044年初刊的兵书《武经总要》中,已载有霹雳火球、蔟藜火球、毒药火球、烟球、引火球等多种可用手投掷的弹药,这可以看作是最早的手榴弹雏形。到了13世纪初,中**队又装备使用了一种铁壳爆炸性火器──掏火炮,它用生铁铸外壳,形如罐子、合碗等不同样式,内装火药,留有安放引线的小孔。点燃后,火药在密闭的铁壳内燃烧,产生高压气体,使铁壳爆碎伤人。这是当时威力较大的一种火器,可用手抛,也可用炮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铁壳手抛弹药,与后世的手榴弹十分相似。

虽然有了线形队列,但燧枪的研制进展的很不顺利,目前单兵火器只有火铳,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朱厚熜便对军器研究院的那些火器专家们讲了神仙曾托给自己的一个梦,梦中有一人手持木柄飞雷,直接扔出去,杀敌无数。博览群书的胡渭奇立刻就想起了《武经总要》中记载的霹雳火球。图样呈送御览,朱厚熜一看就乐了,简直和朕想象中的一模一样啊!当即赐名曰“震天雷”,又从营团军神机营调拨五百名精于火器的兵士,赐名曰“掷弹兵”,由胡渭奇组织他们进行训练,并挑选了两百名训练有素的士兵埋伏在鞑靼军进攻的方向,终于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挥了作用。

站在房顶上的掷弹兵不停地将震天雷向敌人最密集的地方扔了过去,炸翻了一片又一片的敌人。一部分鞑靼骑兵慌忙勒住马换上弓箭向房顶射去,但或许是被周围此起彼伏的爆炸声慑住了心神,蒙古铁骑那天下无双的骑射本领也大打折扣,一时也不能完全射杀房顶上的那两百名掷弹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