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汉未央 > 第一百二十九章 木犹如此

第一百二十九章 木犹如此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明公,朝廷出兵了!”。

太尉府,记室袁宏拿着刚刚发至荆州的诏书匆忙来见桓温。

桓温接过诏书仔细看过,复又递还给袁宏说道:“老夫等之不及,终于还是来了”。

“谢家小子任了龙骧将军,率军七千前来,今次朝廷可谓下了血本”,袁宏将诏书收好后说道。

“嗯,有褚歆在,朝廷不会拂了谢家小子的意思”,桓温道,“对朝廷来说,此番出征如若功成,固然一喜;若遭败绩,也未必会放在心上”。

“明公此言,在下一时还……”,袁宏听罢有些不解。

于是桓温看向他呵呵一笑,道:“前两日郗超有书信前来,说天子召他兄弟二人面见,又安排其弟去丹阳和扬州募军去了”。

“原来如此”,袁宏回过味来,“看来朝廷,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呀!”。

“早就听说谢家小子善战,老夫这次可只有一手准备,务必要拿下长安,上一回止军于灞上,老夫至今仍然引以为憾”。

桓温说的是第一次北伐秦国之事。当时秦国立足未稳,桓温自请讨伐之,一路势如破竹,但最终因为粮草不济,大军止步于灞上,无奈之下,只得恨恨遥望长安城引军而还。

粮草为何不济?这其中就有莫大的玄机,要知道当时的桓温还远未有如今的声势,中枢那帮人已经看得牢牢的,唯恐桓温立下不世功勋。

袁宏非常清楚这一段过往,但是如今大晋的局势早已今非昔比,既然联合了谢家,中枢里头又有褚歆在领衔,如当初那般背后看不见的掣肘不说全无,至少会少很多。

“天时地利人和,明公,这一次,是老天在成全你的功名!”,袁宏面露喜色道。

十来日后,刘霄率军沿长江逆流而上,经历阳、寻阳,至武昌,又逆沔水北行,过竟陵,至襄阳。

太尉桓温闻刘霄大军至,亲率袁宏等一干入幕之宾出迎于沔水河岸。刘霄命大军就在岸边择空地扎营,他领着麾下几名校尉随桓温入襄阳城一聚。

与往日不同,刘霄此次来荆州可不是为了和太尉桓温叙旧,之所以把麾下几名校尉悉数带入城中,就是等着桓温召开军议,商量伐秦大计。

桓温本来还想在太尉府中盛宴款待刘霄一行,却被刘霄婉拒,他只说了一句话:“太尉好意心领,这杯酒,还是等你我会师于长安后痛饮来得畅快!”。

刘霄的话让桓温想起前朝大汉的一位名将,于是说道:“匈奴未灭,何以为家!世侄颇有霍骠姚之风!”。

“一代名将霍骠姚我辈只有高山仰止的份,哪能及其万一,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如今只待太尉一展我大晋的勇武雄风。兵贵神速,宜早不宜迟,请太尉尽早召集麾下将领军议,早定伐秦大计!”。

桓温颇有些意外,这样的中军将领,他已很久未见了。而且,方才他仔细看过刘霄从建康带过来的军队,别的暂且不说,他感觉这支七千人的队伍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寂静,寂静得让人沉闷而压抑。即便他一手带出来的荆州军,身上也没有这样的气息,引而不发的死亡气息。

正说着话,刘霄不知道桓温为什么突然之间愣起了神,但见桓温脸上时喜时忧,还以为荆州这边出征准备未足,于是问道:“太尉,太尉,何故如此?可有什么难处?”。

桓温被刘霄唤过神来,看着刘霄慨然一笑道:“让世侄见笑了,方才我观你麾下军势,不自禁心生许多感慨”。

“喔?不妨说来一听?”,刘霄道。

“一言难以道尽”,桓温的言语间渐次有了些悲凉意味,“昔日羌人姚襄,降晋后复叛,趁秦、燕两国内乱窃据洛阳和许昌。老夫先后十余次上疏请求讨伐之,朝廷终允。乱定,光复洛阳,老夫于还军途中路过建康北面的金城,偶见当年老夫年轻时在琅琊内史任上亲手种下的柳树,已童童如车盖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