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华夏海权 > 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事可定

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事可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孙中堂果然才智过人啊。”慈禧满意的点了点头。“剩下的事情就交由孙中堂和庆王去办吧。”

接下来几天,北京的政局绝对可以用地震来形容。首先是庆王和孙毓汶联名上书,狠狠的参了翁同龢一本。折子上指责翁同龢掌管户部不善,肆意克扣北洋水陆二师经费。面对一个亲王和一个军机大臣的指责。翁同龢百口莫辩,即使他能把所有的窟窿都掩盖好,但是每年拨给北洋的钱和规定上的数目相差巨大。一个失职之罪是绝对跑不了的!在各方的责难和打击下,翁同龢只有辞去户部尚书之职了事。

而接着,在慈禧太后的示意下,军机处通过了向民间借贷并且允许民间开矿设厂的举动,但是在这笔钱的使用问题上,军机处和李鸿章却发生了冲突。按照李鸿章的意见,这笔钱要用在能战之军上,不能就这样便宜了八旗和绿营。但是军机处则认为北洋的装备已经够精锐了,现在北洋在辽东整备,这笔钱应该用在八旗和绿营以及参战练军上,以整修武备以备不时之需。

就在双方相持不下的时候,两广总督李翰章以及南洋的刘坤一张之洞联名上书,对这笔钱的用法提出如下建议。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作为战费,每支参战部队根据自己的部队规模装备和消耗都可以按照一定的规章领取。另一部分则是作为奖励,俗话说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如果打和不打一个样,打赢和打输一个样的话,那还有人去打仗吗?

这个折子一上,闹得慈禧莫名其妙。这个办法明显是对北洋有利啊,北洋军队规模大装备精良,消耗也大。自然会在战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至于第二点,那更是李鸿章的北洋拿大头了,荣禄的练军和八旗军与北洋陆师相差太大了!这刘坤一和张之洞不是和李鸿章不对付吗?怎么开始帮着李鸿章说话了?

结果在军机处的密奏中,慈禧找到了答案。北洋陆军消耗巨大,正因为消耗巨大,所以北洋旗下的天津机械局根本就无法保证供给,即使再加上李鸿章控制的半个江南制造总局也无法保证供给。而在这种情况下,刘坤一和张之洞旗下的金陵制造总局等一批军械厂就有了大单的生意。而这仅仅是军火生意,生产军火需要钢铁,这个好办啊,张之洞的汉阳铁厂就可以提供大量的钢铁。而且这个汉阳铁厂的股份中还有北洋提供的银子,一些设备的采购也是在北洋的帮助下进行的。张之洞于情于理都应该还北洋这个人情。

这还不算完,你造出这些军火总要运输吧?运输的话需要船吧?北洋的船不够?没关系啊,我们南洋有啊。而且不管如何,我南洋还是有一艘8500吨的铁甲舰和北洋一起奋战,帮助北洋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你北洋总要有所表示吧?现在海战打完了,需要封锁日本本土了,我们南洋还有一些船,大家可以一起去干吗。一起发财的事情刘坤一是绝对不会放弃的。而且李鸿章开出的条件又高。就算刘坤一想拒绝,部属们也不答应啊。

而且眼看着刘坤一的老湘军也准备上战场了,刘坤一知道,自己的老湘军在战力上未必比得上荣禄的西北练军,人家可是太后的亲军啊。论装备可是说是除了北洋新军外最好的,论人员,那可是当年跟过左宗棠如果新疆的,随后又在西北镇压叛乱和马匪。虽说交战对象不是正规军吧,但是人家也算是上过战场的。

反观自己的老湘军,和太平天国打过仗的早没了,参加过清法战争的也都已经被裁撤一空,剩下的也都是新人为主了。在加上江南相对稳定,湘军连练兵的地方多没有!估计上了战场也就比那些早已经腐朽不堪的八旗绿营表现好一些。虽说部队是不行,但好歹是老湘军啊,自己手下的兵,刘坤一能不管吗?

本来刘坤一打算强化一下战力的,但是这战力是一时就能提高的?先别说那些老兵和有经验的指挥官你到哪去找,就是武器你也来不及装备啊。从金陵机械局调拨一部分确实可以,但是这写合同是北洋开战前就签订的。你这不是毁约吗?而且现在民间舆论本来就向着北洋,你要是把原本协议上卖给北洋的武器挪用了。还不让人骂死?刘坤一可不愿意承担这个罪名。

想来想去,刘坤一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打仗跟着北洋走,打打下手,帮帮忙什么的,湘军还是可以的,虽说这样办有些难看。但是想到现在的北洋部队也是4支部队联合在一起的,自己加进去也不是不行。湘军可不是唯北洋马首是瞻。

面对4个总督的联名上书,(李鸿章也同意这个办法)慈禧和军机处能说不吗?南北两洋一旦联手,中枢根本就没有反抗的能力,即使此时慈禧和光绪联手也不行。这次联手着实把慈禧吓得够呛,所以自己只能同意。至于此后新版新式学堂和交通问题,介于学堂花钱少可以先开展着,铁路交通吗?那就先慢慢拖一下。反正一是没钱,二是所需时间过长。但是不管如何,李鸿章此次进京的目的算是基本达到了!

感谢书友空晨和牛儿飞上天的月票支持,下周一开海战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