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原始剑神 > 242 姜尚下山 娶妻摆挂摊捉妖

242 姜尚下山 娶妻摆挂摊捉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却说姜尚自昆仑山拜师后已经过去了四十余载。而仅仅的四十余载时间里面。姜尚竟然就修成了太乙散仙的境界。这固然与蓬莱岛中灵气充沛有关。但实际上。姜尚的修炼资质太差。而且修炼时间太晚了。筋骨早已定型。但是原始有洗髓经这等逆天无上妙术。却将姜尚的修为硬生生提高到了太乙境界。

玉清妙术虽然乃是修炼之无上妙法。但是因为修炼的基础太过高了。这点原始却未有发现。因为只有到了太乙境界才能修炼这个妙法。

等到原始赐下玉清妙术后。姜尚发现他对于妙术中的奇门遁甲。排兵布阵之道颇为感兴趣。原始在发现姜尚已经在演习排兵布阵之道后。心中想道姜尚以后的使命。不由地暗自叹了口气。将他在后世知道的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之道全部交给姜尚领会。

这日。蓬莱岛问道殿中。原始端坐在云床之上。沉思良久。然后吩咐道:“将你师叔姜尚唤來。”在旁侍立的白鹤童子领命出了大殿。

未多时。玉鼎真人带领姜尚尽皆前來。

当下。姜子牙玉鼎真人见了上面的原始天尊。急忙拜道:“弟子姜尚(玉鼎)参见师尊。师尊圣寿无疆。”

元神探过玉鼎真人体内的情况。原始欣喜地点了点头。说道:“平身吧。”

姜尚拜谢而起。原始说道:“姜尚。为师之前对你说过。时间到了。你这就下山去吧。莫在延误了。”说罢。眼神平和地看着姜尚。

“这就到了吗。”虽然早就有所了解。但是此刻将要完成封神重任的他。却有些踌躇不安了。修炼到了太乙境界后。姜尚这才对仙道有很大的认识。知道这个境界才是各个师兄弟修道的基础境界呢。

玉鼎真人见状。便上前劝说道:“师弟。此事乃天数注定。你不可违背了。只要完成了天命任务。日后自有上山之时。”说着暗自拉了姜尚一把。

“姜尚。你且下山好好辅佐阐教选定之人。这个任务完成后。为师也将予你其它重任。”看到姜尚一脸不舍的神情。原始随即传言给他道。

姜尚听闻。眼神中精光四射。一点也不像他方才的神情。兴高采烈地对着原始天尊说道:“弟子遵老师法旨。”说罢转身辞别原始天尊。回到洞府中收拾一番。便跟随着玉鼎真人的脚步出了蓬莱了。

原始远远看着姜尚远去的方向。心中好似记起什么似的。于是遥遥传音道:“姜尚你既然已经下山。吾有八句偈子。后日自有应验。偈曰:二十年來窘迫乡。耐心守分且安然;溪石上垂竿钓。自有高明访子贤。辅佐圣君为相父。九三拜将握兵权。诸侯会合逢戊申。九八封神又四年。你当谨记了。虽然此番下山乃是应天辅佐圣主。但日后功成之日。自有上山之时。”

姜尚闻言心中窃喜。一路上想起自己无叔伯。兄嫂。下无弟妹、子侄。好似似失林飞鸟。无一枝可栖。实在凄凉。便是要找一个去处也找不到。彷徨无计间。忽然想起朝歌有一结义兄弟宋异人。只是四十多年未见。不知是否尚在人世。

姜子牙便往朝歌而來。等到了宋家庄。幸好宋异人尚在。这宋异人也是个至诚之人。得知姜子牙孑然一身。便将他留了下來。

这宋异人第二天就为姜子牙张罗着娶亲之事。那朝歌有个马家庄。马员外有一个女儿。乃是六十八岁的老姑娘。等到宋异人上门提亲之时。那马家也沒有半点推脱。便将这亲事定下。宋异人是朝歌的大户人家。光酒庄就有三五十间。这下他的结义兄弟成亲。自然大大的netbsp;姜子牙成亲之后。终日思慕师门。只想早日成就大道。那里有心情与马氏卿卿我我。那马氏虽然不满子牙的态度。但是既然成了一家人。自然也为两人考虑。她知道子牙与宋异人只是结义兄弟之后。便多了个心眼。日后一旦宋异人故去。他的子侄未必会如此对待二人。有了这个想法。马氏便劝子牙寻点生计。哪知子牙换了许多生意。但是总是血本无归。只让夫妻俩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宋异人得知子牙遇到的那些事。只能摇头。看來这人天生便不是做生意的料子。便让他不再去管那些事。每天只与他喝酒闲聊。

这天。两人來后园散闷。但见空空一个园子。白白1ang费了一块好地。子牙听异人说建楼数次。总是无故起火。知道有妖物作祟。便想帮异人一次。异人知道子牙学道多年。便依言行事。等到上梁之时。便果有五个精灵作怪。他便当下收服了几个小妖。让他们先在城外暂住。日后自有用出。

既然不是天生做生意的料。姜尚忽然想起他学过的道法中有一门易道。随即起了心思开了命馆。天天算命为生计。却不失为一个好计策。与宋异人商议后。宋异人便给他开了个馆子。但是奇怪的是。命馆开张数日。却无一人到來。

这日來了个个樵夫。挑着一担柴往南门來。忽然看见一命馆。樵子歇下柴担。看了那外面的字。笑道:“先生口出大言。既知过去未來。想课是极准的了。你与我一课。如准。二十文青蚨;如不准。打几拳头。还不许你在此开馆。”姜子牙哪能怕了一个凡人。便写了个帖子给樵子。只见纸上写着:“一直往南走。柳阴一老叟。青蚨一百二十文。四个点心、两碗酒。”然后让他依言行事。樵子见此。便挑着柴往南走去。果见柳树下站立一老者。问道:“这柴要多少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