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翊的大军进抵下邳城下的时候,徐州牧陶谦率领徐州众文武出城迎接。
陶谦见礼道:“恭迎骠骑大将军!”
李翊翻身下马,回礼道:“陶公太客气了。”
陶谦说道:“大将军原来辛苦,请随陶某进城吧。”
李翊点点头,让张飞率领大军在下邳城外扎营,自己带着一千亲卫进了下邳城。
当天晚上,陶谦与李翊在陶谦府中展开了第一次长谈。
这并不是李翊跟陶谦的第一次见面,当年剿灭黄巾军之后,李翊奉命进京,当时就跟陶谦认识。不过,这却是两人的第一次做深入交谈。
李翊看得出来,陶谦此时的精力已经有些不济了。他前来徐州将近两年时间,可不但没有治理好徐州,反倒是让徐州陷入了更深的混乱中,这给了他沉重一击。
实际上,陶谦此时最想做的是就此告老还乡,安安稳稳的度过自己人生之中最后的这段日子。
陶谦的眼光极为精准,看人几乎从来都没有看错过。他知道自己的后人都没有什么才华,而且品行不佳,根本就不是为官的料。一旦进入朝廷,必然是被人玩死的下场。
因此,陶谦希望能够带着自己的后人回乡下去过平静的日子。
所以,在跟李翊的交谈中,他表露出了将李翊派人治理徐州,他要告老还乡的想法。只是李翊此刻却没有接手徐州的打算。
跟青州一样,如今的徐州对北疆来说,就是一块飞地。李翊如今手里的实力虽然看上去还不错,但是对于青徐二州,却是鞭长莫及。
因此,李翊好好地安慰了一番陶谦,说是经过这次的剿灭叛乱之后,徐州应该可以得到几年的和平时间,正好发挥陶谦善于治理地方的优势。
………………
徐州的巨富豪强们很多,但是最为强势的却只有两家。一家是陈氏,一家是糜氏。
陈氏的代表人物是陈珪陈登父子。这父子俩是典型的世代官宦之家出身,背景之深厚远不是陶谦能够相提并论的。
陈珪是广汉太守陈亹之孙,太尉陈球之侄。吴郡太守陈瑀、汝阴太守陈琮的从兄弟。而他本人则是沛相。这个背景绝对是硬到没话说了。
至于陈珪的儿子陈登,虽然现在只是陶谦手下一个小小的典农校尉。但是李翊却知道陈登在历史上曾经做出过迎接刘备为徐州之主、勾连曹操击败吕布、接连挫败东吴大军入侵、镇守徐州多年等等诸多大事。是典型的青出于蓝的优秀人才。
东汉末年是一个士族阶级占据统治主导地位的时代。这个时代有许多所谓的名士。
这些所谓名士,是指界于“仕”与“隐”之间的一批自以为是的知识分子。
在这个知识垄断的年代里。由于他们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心理状态,构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景观。简单来说,就是恃才傲物。瞧不起所有人,总认为天下是在自己的手中。
名士阶级的大量出现,跟东汉年间名教的兴起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名士也可以解释成“名教之士”。但是,所谓的名教其实质性内核仍为儒学,而且还是又臭又硬的腐儒。
除了给名士们注入入世的情结和奇特的为人处世之外。在礼法制度大坏的魏晋时期,他们也是一手推动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优待异族,甚至是直接允许异族进入长城内生活的主要推手们。
这些名士们,就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寄生虫。
而陈珪。就是名士之一。
陈珪曾经做过沛相,但是因为些许小事不满就挂印而去。完全不在乎百姓和自己的工作。因为他是官宦世家出身,因为他是垄断着知识的名士。只要他想,随时随地都能做官。这种情况下,谁还会在乎普通人的生死与感受?
在李翊看来,这些所谓的名士们是最为典型的欺软怕硬。欺负良善弱小的时候各个凶神恶煞,恨不得脱光膀子赤膊而上。但是遇上真正的狠角色之后,立马就缩卵了。
日后五胡乱华的时候,这些名士的表现完全堪比一场前所未有的滑稽戏。一个两个争先恐后的跪倒在异族的马蹄前,痛哭流涕的恨不得去舔异族们的马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