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谢书友风Alan投出的两张月票!!!!!!!!!!!!!!!!!!!!!
…………………………………………………………………………………………………………………………………………
许攸和高柔告辞离去。
袁绍留下逢纪继续商讨一些细节,同时派人去请袁微和审配立即赶到大帐议事。
“主公,许子远的神情你看到了吗?”逢纪小声问道。
“他有点不高兴。”袁绍淡淡的说道。
“哼……”逢纪冷笑道,“许子远何止不高兴,他大概杀人的心思都有了。”
袁绍叹了一口气,说道:“今天不应该叫他来。”
逢纪笑道:“今天他如果不来,主公如何看到他的真面目?”
“元图,你想得太多了。”袁绍摇摇手,淡淡的说道,“子远和我几十年的朋友,他这个人我很了解。子远除了心高气傲、私心较重外,其它的无可挑剔。有些地方,我们都不如他,这一点你必须承认。”
逢纪不屑的撇撇嘴,说道:“等审正南到了洛阳,许子远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袁绍疑惑地看了他一眼,正要开口询问,袁微的说话声从帐外传了进来。
审配对袁绍的安排没有提出任何异议。他知道这一天早晚会来,可惜沮授等人对自己的劝谏听不进去,他们非常固执,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正越来越危险。
从董卓乱政开始到现在,大汉已经陷入战乱整整十年了。大家努力了十年,但现状却越来越糟糕。
沮授等人认为,要想重振社稷,必须要改变国策,必须要从根本上改变旧制,从源头上遏制祸乱。
但袁绍以及许许多多的官吏,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没有完全看清这一点,又或者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他们至今还在拯救大汉的漩涡里垂死挣扎,还在挽救社稷的荆棘里艰难行进。
河北就是个鲜明的例子。李翊一介武夫,从贫瘠的北疆土地上迅速崛起,靠的不是他强悍的武力,而是他从先帝时代就开始实施的一系列新政。李翊的学识肯定比不上大汉一个普通的士子,但他锐意改革,他的胆子非常大,他依靠一群同样锐意改革的士人的帮助,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把本朝使用了数百年的官制、田制、赋税制等等制度都进行了修改,有的甚至就是彻底推翻重新制定,就连治国之本的官学都在他的强横干预下,起用了郑玄大师融合了今古文经学两家之长的新经,从而结束了长达两百多年的今、古文经学之争。
河北之所以越来越强大,不是因为它武力的强大,而是因为它有充足的财赋支撑它强大的武力,而这充足的财赋,就来源于河北实施的新政。
相比河北,洛阳的改制就显得非常保守。这几年,袁绍推行的一些新制也让洛阳、豫州等地的财赋飞速发展,但和河北实施的新政相比,这种改制治标不治本,没有旺盛的生命力。这种发展是短暂的,到了一定时间后,它本身的锢疾会再度爆发。
前年的冀州大战,联军大败。沮授等人趁机在洛阳掀起了一场改制的高潮,他们认为联军集洛阳、豫州、荆州、江淮四地的财赋都没能击败李翊,反而让仅有冀州之利的河北打得大败,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像河北一样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制度。
河北以冀州之利养活了三十万大军,洛阳为什么不行?洛阳有关东之利,有豫州之利,土地肥沃,人口众多,为什么就不能打造一支三十万人的强悍之师?
这个说法打动了袁绍,他接受并开始实施计口授田制,实施由此田制而修定的新赋税制。
然而,袁绍遇到了巨大的阻力,洛阳、河南、南阳、豫州各地的门阀富豪们在自身利益受损的情况下,坚决抵制。沮授等坚决推行和实施新政的官吏们成了门阀富豪们的攻击对象。诬蔑沮授私通河北的谣言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的。
袁绍让步了。因为关中地多人少,袁绍随即下令,仅在关中一地试行新制。
这场风波激化了洛阳各势力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让袁绍感到自己手中权力的脆弱,于是事情便开始向不利于沮授这些坚决而激进的改制势力的方向发展了。
袁绍在白马大营里犹豫不决,到底要不要回援河南?他再次召集许攸、高柔、逢纪、高干等人商议。
这时快马急驰而入,带给袁绍一个惊人的消息。
蒋奇兵败垣雍城。
………………
北疆军攻占荥阳后,田楷率军急赴敖仓。不久,王威也率军赶到。
正当两人和麴义商议破敌之策时,张飞的书信送到了敖仓。
张飞在信中说:“大将军己到邯郸,中原大战即将开始。开辟河南战场的目的,是为了把袁绍的主力吸引到河南,以便大军渡河南下后,迅速攻占据兖州大部份郡县。”
张飞命令麴义统帅各部军队,不惜一切代价击败蒋奇,迫使袁绍主力回援河南。
麴义和诸将兴奋不已,谁都没有想到朝廷攻打中原的步伐竟然如此快速。
大战目的既然已经明确,诸将过去的担忧随即一扫而空,代之而起的是满腔豪情。
麴义立即集结了大约四万人的大军,渡过汴渠,摆出一副要和蒋奇决一死战的架势。
蒋奇兵力不足,只好缓步后撤,打算依托垣雍小城坚守待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