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蔡瑁和诸侯们的特使综合各种情况仔细分析后,一致认定这是北上讨伐李翊,夺回中原的最佳机会。现在中原和河北一片混乱,北疆军连续征伐数年已经耗尽了国库,李翊难以为继,根本不堪一击。
刘表还是固守年初的攻击之策。他把北疆军主力拖在南阳,让东路的曹操、孙权、周瑜联手北上打中原,让西路的刘备打陇南,攻击关中。
刘表在书信中对曹操说道:“只要中原战场取得突破,李翊必定败北。”
徐州特使程昱和江东特使张纮同舟南下。中途张纮接到孙权的书信,到彭城会晤曹操,商谈北伐中原一事。
孙权愿意出兵五万北上相助,但条件是,曹操如果收复了中原,就要给他四个郡,徐州的下邳和广陵,扬州的九江郡和庐江郡都要给江东。如果曹操未能攻克中原,也要把庐江郡和九江郡做为报酬还给江东。
曹操气得破口大骂。凭他自己的兵力独自收复中原难度非常大,即使收复了,实力也大受损失,那时候孙权如果乘机北上攻打徐州,徐州极有可能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
但如果答应了孙权,联手北伐,徐州又能保得住吗?以孙权和周瑜的一贯秉性,他们在关键时刻肯定会出手威胁,自己十有八九吃亏。
程昱劝他,还是答应了为好。目前机会难得,收复中原才能图谋霸业,否则困守江淮一隅,三面受敌,迟早都是败亡之局。
“崔均的话有几分可信?”曹操无奈说道,“你仔细看看,李翊这次收拾的都是哪些人?都是并州士人,还有一部分河北士人。而北疆士人、关洛士人和颖汝士人几乎都屈从于李翊,包括荀彧、杨彪、许劭这些威望极隆的人也对李翊俯首帖耳,可见李翊已经和他们妥协了,他们的利益可以得到保证了。在这种情况下崔均的话其实不可信,很可能是李翊的诱敌之计啊。”
程昱一听明白了,曹操不想打了,他想捡便宜了。
现在南阳战场的僵局是北疆军故意造成的,李翊为了解决蓟城的事,为了尽快稳定自己的内部,为了达到自己的一系列目的,特意把十几万大军留在南阳战场。否则以北疆军打洛阳的霹雳手段,攻克宛城还不是轻而易举?南阳战场现在是李翊手里最重要的一粒“棋子”,只要时机巧妙,这粒“棋子”马上可以让刘表就范,从而实现李翊不可告人的目的。
刘表在荆州拥兵十五万,挟天子号令诸侯,一旦他和李翊秘密达成了南北对峙的约定,李翊就要篡夺社稷,而下一个就是刘表篡僭了。
但不管刘表是自己做皇帝还是让儿子做皇帝,以他刘氏宗室的身份,他还能继续打着大汉的大旗号令诸侯。这是曹操所不能接受的。
曹操此刻打中原,不但自损实力,还会迫使李翊和刘表尽快达成约定,以便他从南阳战场上征调大军围攻徐州。
刘表这个人大家都了解,他没有袁绍那样的雄心壮志,也没有自信击败李翊,他就想守住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李翊如果撤军南阳,刘表必定击掌相贺,他才不管李翊会不会打曹操。
毕竟就算是曹操败了,还有孙权和周瑜死守江淮一线。以江东的强大水师,北疆军即使杀到长江北岸,也只能望江兴叹。江东不败,益州不败,南方的整体防御还是牢不可破,刘表的荆州依旧固若金汤。
刘表这种想法清晰表现在他的攻防策略上,他总是指望曹操和刘备从两翼突破,而不愿意在南阳战场上投入荆州全部兵力进行决战。
如果荆州要决战,摆出一副你死我活的架势,害怕的就是北疆军。因为李翊不敢败,败了长安和中原就无力防守,他只能退守黄河北岸。所以只要刘表敢打,再加上曹操和刘备在两翼配合,李翊肯定要撤军,这南北对峙之势就成了。
可惜,刘表非常爱惜自己,他不愿意让自己受到丝毫损失。
曹操看破了刘表的心思,再加上孙权乘机要挟,他进退失据,不敢打了。打中原吧,他担心刘表出卖自己,担心孙权在自己背后插上一刀,最后徐州不是被北疆军吃了,而是给刘表和孙权合力吃了。曹操现在宁愿困守徐州,周旋于李翊和孙权之间,在夹缝中求生存,也不愿冒冒失失去打中原。
曹操不想打了,王朗、陈矫、毛玠、任峻、袁涣、刘晔等麾下众谋士也是意见不一,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争论不休。
就在这时,夏侯敦、李典、戏志才急报曹操,大军攻克了昌邑,正在向定陶急进。
“高顺放弃了昌邑?”曹操觉得难以置信,“河北出事了?南阳战场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