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阅读)
边关急报仍然来自辽西。两个月之前,朝廷大军一到,高丽兵马即刻撤走,后来高丽王还派人送来了一封请罪书,愿意对大汉王朝称臣。如今北边早就是冰天雪地,为了便于补给,留守招远的一部分兵马陆续调往燕城。而就在这时候,高丽大军又卷土重来,再次攻陷的招远城。
这一次却与以往不同,永济渠中已经封冻,船只无法通行,想要从洛阳调兵前往不知要经过多少时日。刘子秋只得下令从河北各郡就近抽调一部分地方军增援燕城。这些地方军战斗力肯定不如朝廷的正规军,依托城池守卫没有问题,进攻方面便多有欠缺,想要靠他们收复招远城肯定是没有指望了。而这个季节,朝廷大军又不宜轻动,刘子秋眼看着边关失利,却不得不暂时忍下这口气。
正因为有了这次高丽人的反复无常、再次入侵,让刘子秋痛下决心,要彻底灭了高丽!同时,他也有些理解杨广了。在后世的历史上,多认为杨广三征高丽是穷兵黩武之举,却没有进一步深究杨广征伐高丽的原因。高丽人屡次入侵辽西、辽东,直至威胁到了柳城,当隋军强大的时候,他们就假意投降。当寻到战机时,他们又会突施袭击。这种反复无常,最终惹恼了杨广,决意要给高丽一次痛击。只不过杨广自负虽高,却没有做好真正的,以致一败涂地。
刘子秋不会允许高丽人多次反复,有这一次就足够了,何况这片土地原本就属于华夏,他要做的只是收复失地。
当然,刘子秋不会像杨广那样盲目冲动,也不会无止境地耗损国力,他要从长计议。
……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刘子秋不想重蹈杨广兵败辽东的覆辙,就必须找出杨广兵败的真正原因,从而采取针对的措施加以解决。尽管刘子秋是从后世穿越而来,对于那段历史仍然知之不多,但通过对杨广的了解以及这段时间收集得到的情报,他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杨广好大喜功,每遇战事便会出动庞大的军队,上次征讨吐谷浑是五十万人马,而攻伐高丽更是多达百万大军。兵法有云: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决定战争胜负的,往往并不在人数的多少。尤其在这个年代,后勤运输十分困难,兵马越多,消耗越大,后勤补给的负担就越重。一场战争下来,单是百万大军所需的粮草就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按每人一天消耗一斤粮食计算,一个月下来就需要粮食近百万石。
另一方面,大隋实行的是府兵制,军队平时为民,战时为兵。除了京军宿卫等少数军队的装备由朝廷统一配备以外,其余将士的武器、盔甲、马匹都是自备。这样的兵制,直接导致军队的装备杂乱不齐,严重削弱了战斗力,对此参加过吐谷浑战役的刘子秋深有体会。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辽东气候恶劣,冬季的气温往往低到零下三十多度。如果没有事先做好充足的御寒准备,极可能造成大量非战斗减员。而高丽军队本就生活在那里,对当地气候的适应能力肯定远远超过隋军,只要将战局拖入冬季,局势就会发生逆转。
历史上那场战斗,隋军百万之众,最后活着回来的不过数千人。结局之凄惨,令人震惊。但是并不能因此就认为高丽军队有多强大,如果高丽军队真的很强大,他们便不会只在辽东一地折腾,早就染指中原了。所以三征高丽的失败,最大的原因还在于隋军自身。只要解决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要说高丽,就百济、新罗都加到一起,也同样是不堪一击。
当然,刘子秋一直没有放松军队建设,一些问题其实已经得到解决。比如,军队的建制问题,比如军队素质的提高问题,再比如军队后勤补给问题,这些一直是刘子秋主抓的重点。尤其是后勤补给方面,吸收了清剿砀山、鱼山贼寇战斗中的经验,现在的正规军中,已经组建了专门的辎重运输部队。刘子秋现在要做的只是有针对性地做一些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