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杨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队 > 第二百四十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五节 血脉相承

第二百四十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五节 血脉相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杨棒子在红军时期就是团长,后来一、三军团合并,变成了连长,到抗战爆发时是副营级,然后是团长,又一路降下来,接着又一路升上来,变成大军分区的司令员,能做到这点,和他的背景是绝对分不开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六分区的黄司令员要去陕甘宁之际,军区要把杨棒子扶到统辖两个军分区的位置上,其实除了战功和指挥能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杨棒子从延安到麻田的八路军总部,再到晋察冀,都是那条最主要的红一血脉的人!用的放心,绝对信得过!

“山头”,是对革命战争时期,不同根据地、不同部队序列的群体的一种别称(或俗称)。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军是由大大小小的“山头”组成的,随着革命战争形势的变化,各个“山头”又发生分化、重组和衍生,关系非常复杂。

我军的“山头”是历史形成的,它并非人为“拉帮结伙”的结果。而且各个“山头”也都曾在革命战争时期做出了很大贡献。因此,“山头”的历史地位是这个群体在革命战争时期所作出的贡献奠定的。

前面说过了红一体系了,再说说其他几个体系。红二方面军:二方面军实际上是到了长征即将结束时才成立的,开始时一直称为红2、6军团。

红2军团是贺龙的部队。南昌起义失败后,贺龙没有象刘伯承、叶剑英那样到苏联留学,而是回到老家湘鄂西拉队伍,建立了红4军,后与洪湖地区周逸群、段德昌、许光达的红6军合并,建立红2军团。这支队伍最多时曾达到三万人,但两任政治领导都起副作用,影响了部队的发展。先是邓中夏来贯彻立三路线,使部队遭到极大损失;后来的夏曦贯彻王明路线,更是乱杀一气。怀疑一切,弄的人人自危,6军出身的领导干部几乎被杀害殆尽,一度全军团只剩下三个半党员:贺龙、夏曦、关向应和卢冬生。军团也缩编为红3军。

红6军团原是中央红军系统的,前身是红3军团的红8军和湘鄂赣地方部队红18军。后来为了牵制敌人,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先期北上,由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从湘赣地区赶到湘鄂西与2军团会合,一起活动。

由于任弼时党内地位高,两个军团会,得以解决夏曦问题,挽救了红2军团的命运。2、6军团与四方面军会师后。按中央指示,2、6军团加上罗炳辉的9军团(当时归属四方面军指挥,改称32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的代表人物是贺龙元帅,萧克上将。

红四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的前身是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起义建立起来的鄂豫皖红军。最早部分是黄麻起义余部组成的第七军,后改称11军31师;商南起义部队为32师;六霍起义部队为33师。创始人吴光浩军长牺牲后。徐向前接任军长。后11军改称红1军,许继慎任军长。后来,1军与蔡申熙的15军(原3军团8军余部发展起来的)合并,改称红4军,旷继勋、徐向前先后任军长;同时,鄂豫皖又建立了一支新部队25军;不久,4军、25军合编为红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实际由张国焘控制。红四方面军转移到四川后,在那里建立了川陕根据地,鼎盛时期有5个军,近10万人。红四方面军一号人物张国焘。二号人物陈昌浩,三号人物徐向前,但政治上有张国焘做主。

一、四方面军长征中先联合又分裂,造成了两军的严重对立。本来四方面军人多势众,但先是张国焘南下战略失败。随后西路军失败,两个军全部损失,只有李先念率领一小股部队逃出,连总指挥徐向前都是要饭才回到陕北的,这使得张国焘底气大虚,从此双方攻守逆转。四方面军将领多进入红大受训,尤其是抗战爆发后,许多都被分遣至其他部队,没有回原红四方面军部队。

红四方面军的代表是徐向前元帅,洪学智、许世友等上将。

陕北红军:陕北红军从规模和影响上讲,不能与三大主力红军相提并论,但它在红军的存亡绝续上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说到陕北红军,不能不先提及鄂豫皖红军。当初鄂豫皖红军主力西征四川时,留下了一小股部队红25军,由沈泽民、徐海东、吴焕先率领,在当地打游击,后来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就是这支部队的。但这支部队在蒋介石的重兵围剿下很难继续立足,于是在沈泽民牺牲后,由中央派来的军长程子华和徐海东等人率领也开始长征,并最先到达陕北。到陕北后,他们发现那里有刘志丹的两块小根据地,于是两支部队合并,建立了红15军团,徐任军团长、程任政委、刘任副军团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